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山阳倪大夫北轩 北宋 · 徐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八、《节孝集》卷二八、同治《淮安艺文志》卷二
天下名山水,意有所思,卧以游之可也。
予思浙江潮,卧游之不足,即乎二三子与语,又移简问吴中士大夫,作为诗歌,又为之序,曰:钱塘江上有亭,曰「望潮」。
方中秋时,潮出海门,入于江口,犹未见也。
潮势转进,隐隐有声,气候凛然。
如此须臾间,其势转大。
望之,如飞练,如风雨,声哄哄然,人语已不可辨矣。
及其至也,声如战鼓、如雷霆,状如雪山,沫如飞霰,候如大寒
如深山穷谷,龙嘘虎啸,而风云暴至。
如孤峰峭岩,堀起壁立。
如决大河之源于千仞之上。
如战胜之兵连营百万,猛将劲骑,并驱争先,追穷寇而赴勍敌。
如蛟螭突起,鲸鲵盛怒,曳千寻之巨浪,鼓万叠之洪涛,势摇玄山,气吞白日。
舟乘潮上下,若惊鸿之度绝岭,激矢之入穷堑。
所以周万物之常,尽万物之变,未足穷其形势者也。
吴中之所以矜誇自负,以为天下奇观最乐也。
盖壮者对之如大敌,踊跃奋怒,意色凛然,毛发俱耸,扼腕称快。
其次心目开张,刮去昏浊,如醉忽醒,如梦忽觉。
懦者心神沮伤,抱柱股慄,顾视左右,作儿女之状,失声怖悸。
盖其可骇也如此。
余闻汲黯之劲直,周处之雄烈,陈蕃之义勇,诸葛之奇正,谢安之度量,李光弼之决战,汾阳王之大勋。
思其人,恨不得见;
得见其人,如见斯水;
得见斯水,如见其人,不亦快乎!
序未毕,崔尉汝弼曰:「山阳倪大夫敦复有意于子,子能以文遗大夫书之北轩乎」?
余曰:北轩者,大夫燕居讲学之所也。
今夫郡县吏事十倍于前,虽有馀才,精神气力少缓,则事不办矣。
山阳名剧,县大夫坐厅,事至立决,顾左右问有无公事,于是退坐北轩,取书策读之。
傍无私玩,纸墨笔砚实试于此。
客至,引入,与之笑语,评文赋诗。
月影在檐,风声在,对之坐卧,如陶令之寝北窗也。
日力有馀,夜气既息,心形裕然,谋及所养,日充以大,发而为政,何施不可?
此邑人之所以悦也。
今之下蔡叔良,才吏也。
与余论大夫,至于叹息曰:「有如此之令」!
崔尉汝弼实佐令事,其为人忠厚,乐道大夫之善最详,是为可述也。
方余在西郭时,大夫数自屈相见;
及余就馆于学,大夫礼义有加。
前世达官贵臣,尊为将相,修乡里之敬,庭参县令,身衣白襕,用士礼也。
以余不肖,黄绶下士,末命者也,而亲屈大夫如此,顾无以谢大夫
大夫吴人也,宜以潮说归之,则大夫感余文,浙江形势,尽在目中,其心浩然,能于是遂赋「归去来」乎?
上重定秤法序奏景德四年五月 北宋 · 刘承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三○(第六册第五五五一页)
先监内藏库日,受纳诸道州府军监上供金银,凡系秤盘,例皆少剩。
盖由定秤差异,是致有害公私。
尝以奏闻,寻令校量秤则。
端拱元年起首至淳化三年功毕,遂诏别铸法物,付太府寺颁行。
其重定秤法,皆上禀睿谟,兼参以古法,显有依据,永息弊欺。
切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今请知制诰赵安仁撰成序一首,缮写以闻,乞降付所司,以备检阅
蓬莱县赵氏墓志铭政和四年六月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五、《乐静集》卷二八
夫人姓赵氏,其先西洛人殿中侍御史孚之曾孙,御史中丞尚书右丞、追封魏国公文定公安仁之孙,太中大夫恭和之女。
崇德县太君孙氏早卒,继母荣德县太君阎氏。
夫人生七岁,聪明警悟过人,言语应对,了了可喜。
既长,动容中理,不妄笑语,择良士归之,而得工部郎中直史馆李公之子兟匹焉。
李氏诸妇皆年倍,而视夫人如女子时,不以娣姒齿之。
夫人执礼无懈,凡门内之事,祭祀宾客、饮食服用,必身先焉。
事其姑仁寿君尤恪,问省不易其时,调芼纫浣,不经其手不以进。
诸妇相告曰:「我辈弗如也」。
以夫升朝,封蓬莱县君
仁寿年益高,寝疾滋久,奉汤剂、候起居未间,潜饮泣不食。
仁寿曰:「吾九十人矣,瞑目可憾,念无以报吾妇,亦无如之何。
惟善助吾儿教子孙强立,犹有望也」。
后李公以朝散郎成州,卒于官,夫人护其丧以归。
嫠居二十年,严正有法度,诵佛书精进不倦。
既得疾,告诸妇曰:「火风将息,吾何以逃?
汝舅仕州县凡七迁,奉法行己,吾所赞多矣。
吾奁箧中物皆嫁时资,未尝更置一物以自奉,吾此意亦欲遗诸子孙,汝等志之」。
翌日终于正寝,享年七十六,大观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也。
男五人:公享、公廉、公忠、公才、公辂。
公享儒林郎冀州工曹事;
公才将仕郎京兆府栎阳县
公廉早卒;
公忠、公辂未仕。
女三人:长适从事郎、杭州司理参军闾丘圭,次适承务郎、监磁州昭德镇张斁,次适通直郎颍昌府司录事刘师文。
孙男九人尚幼。
政和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将葬朝散公而举夫人祔焉。
铭曰:
顺以事上,无敢咈违。
正以率下,不以笑嘻。
于乡于家,实妇之师。
善善不匮,尚克有贻。
三原县学记 北宋 · 吕大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一八
天下诵圣人之言,而不知道之所由出;
知尊圣人之名,而不知圣人之所以圣。
故一邑必有学,一乡必有士。
入其学,问其所为教,或不能言,虽谓之无学可也。
见其士,问其所为人,或不能知,虽谓之无士可也。
圣言满天下,而世有无学;
圣名传万世,而国有无士。
呜呼,势至于此,而长人者犹不垂意于其间,仁者固如是乎?
凡物之以视听食息而生者,非特人也,不知自贵于物,则人与物同。
人之以精神心术之运者,非特圣也,不知自贵于人,则圣与愚均。
人必自贵于物,故立心以胜己;
圣必知自贵于人,故尽性达天。
尧舜以来,六七圣人所得于心者,亦出于是而已。
世之学者率能道之,然而道卒不明,人卒不圣,岂非不行之咎欤?
太子赞善大夫王君之为三原,居官不忘于公而事治,待民必附于仁而民信。
为民之弗率也,常求其失道之原,有不忍致刑之意。
故念盗诈奸宄,非密法所能,长人者格其心,教之孝弟而已。
乃增治学舍,招致儒者,始逾年,民情变而士亦稍知劝,亦可谓有意者矣。
华原宋君简廉者,乐道大夫君之善,率其邑子来见于某,愿书之。
重惟大夫君之事与数君子之请,以将道其实以传于人,故不以大夫君治舍聚徒为贤,而以有心于立教为美;
不以数君子成人之美为得,而以先民向善为乐。
故不复固辞而书,书已,又为诗以劝其终,曰:
有塾于家,言教其幼。
幼学壮行,其德孔有。
圣学之息,人不知求。
宜约而繁,宜进而休。
心之未明,物或塞之。
道之未行,力或息之。
不塞不息,学而后可。
既学以行,岂不在我?
推所未行,勉所未能。
我德既成,民无不兴。
于嗟大夫,有意于此。
世以为难,我行孔易。
有美斯木,亦固其根。
立德靡坚,必丧所存。
既勉既推,惟坚惟久
孰能继之,敢告于后。
传法院碑铭1035年10月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文庄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以太平兴国七年六月传法院太平兴国寺
今上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以景祐二年六月特诏史官追颂先烈。
史臣某拜手飏言曰:唐氏中微,五代多故。
三辰昏祲,九服煨烬。
虎争龙战,糜沸云扰。
我国家题五精之期,起千岁之统。
祛天地之否隔,拯夷夏之涂炭。
剪寇剧以靖摇乱,诛僭剧以遏横骛。
太宗皇帝张天弧,顺斗极,驱除邻敌,驾驭髦杰。
制礼乐于已坏,振文武于将坠。
艺祖以造大业,由太弟以纂鸿绪。
归马论道,投干讲艺。
覆露所及,辙迹所到,罔不辟皇衢,刬霸轨,一文轸,齐量衡者焉。
洎乎六幕谧宁,中宸閒晏,披蠹简,访幽经,观天人之交,探神明之奥,补缀漏遗,讲求希阔。
朝夕之议必稽于典册,小大之政咸本乎根柢。
尝谓佛法之至也,百王不易,历世弥盛。
中原之区宇,绝域之种落,户讽其书,家图其像,一睇窣堵,一嗅薝卜。
或因受以悟法,或睹相以趣善。
感照以应群动,广大以摄万有。
裨德教,省威戮,其来尚矣。
先朝乾德中监遣僧行勤等一百五十有七人,各赐装钱访经西域,今继有还者。
嗟其翻译之废,载祀二百。
非国家削平多垒,奄宅四海,通道夷貉,暨声葱雪,大事因缘,畴能复之?
会鄜畤守吏王龟从上中天竺印度僧法天、梵学比邱法进译经
又北天竺三藏天息灾与其受具母弟施护,各持梵夹来献,符雅意,天实启之。
乃遣内侍郑守钧肇营兹馆,赐息灾、法天等宣译,命光禄卿汤悦等润文,法进笔受、缀文,义学苾刍慧达證义高品王文寿等监译。
由是宪前轨,稽秘藏,依金刚界,扢种子坛,书字源,布圣位,三成藻饰,四事庄严。
藏主译于坛北;
僧證梵义、證梵文,义学僧證义,刊定华字于左右;
润文东南,以资笔削;
监译西南,以肃仪律。
新经既成,制跸临幸,赉物有品,诏赐金额,岁给飧钱一亿六十万,度僧十有一人。
翻译之制,大备于兹。
御制《三藏圣教序》以冠经首,息灾赐名法贤
又诏择京寺童子得惟净等五十人,令肄梵学。
每大电纪辰,贝多启译,经成奏御,召对赐坐,进见甚宠,观者荣之。
真庙绍文,鸿徽累盛。
舞羽而清河右,再驾而羁幕北。
銮旗驻于兹馆,篚币班于法席。
洎乎勒圜,封禅梁阯,上仪交举,盛节咸备。
拥九清之嘉祐,访三空之真谛。
祗适先训,布昭睿藻,作《圣教序》以赐之。
又诏参知政事赵安仁等,并所降制诏,赐名《大中祥符法宝录》。
复以宰臣丁谓、王钦若充使,以宠重焉。
圣上慎徽祖服,光启宗范
长养容覆,极两仪之大德;
睿哲广运,总列辟之能事。
尽美乎万几,宣精乎三教。
悟然灯之授记,当弥勒之嘱累。
以无上之知觉,建大中之教化。
述《三宝赞》,以冠藏录。
众圣欢蹈,群生依怙。
雨花芬都,金光照烂。
恩深归救之本,理极名言之表。
无量功德,非思议之可及也。
兴国壬午距今乙亥五十四载,宠灵积累,妙因殊胜。
有若今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以师臣上衮,博达空理,奉制兼使。
参知政事尚书吏部侍郎宋绶以宏材硕德,了悟真际,被诏润文。
有若故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曙、参知政事张洎、赵安仁枢密副使杨砺、翰林学士承旨晁迥、李维、翰林学士朱昂、梁周翰、杨亿,皆以学通儒释,继司译润。
上哲清流,尽在兹矣。
翻宣表率,则有三藏五人,皆赐朝散阶,累迁试光禄卿
法贤,次法天,次施护,并刹帝利氏,深穷秘密,博通华竺,功成顺化,恤礼尤异。
又次法护,北天竺憍尸迦氏,始隶毗尼,聿修禅诵,先朝以其至自西遐,该明法要,令嗣译度。
次曰惟净,故吴王李煜之犹子,七岁依师,选习梵业。
真皇以其不游西度,精晓贝文,特命主译。
天圣中法护请还身毒,惟净求往阙塞,累表不允。
今皆际会昌期,宣隆教典者焉。
其监译内侍则自文寿至今内藏库内常侍陈文一、御药院入主供奉官阎士良印经院入内高品朱若水,十有七人,皆简擢恭恪,以干院事。
笔受、缀文、證义等僧,则自法进至今文一、法凝、鉴深、慧涛、潜政、清漏、善初、义崇、慧素、存行,及梵学僧文涉、道、慧灯、七十有九人,皆妙择行业,以塞朝选。
其贡经,五印度僧则自法军至法称八十人,取经还华僧,则自辞潮至栖秘一百三十有八人,皆克遂至愿,赞此大缘。
宠赉之数,咸有差次。
其贡献并内出梵经无虑一千四百二十八夹,秘之院阁,译成经论凡五百六十四卷。
续于藏室娑婆之界,以语言文字作佛事,原本缺。
体貌丞相,宠数尊异。
其诞辰翻译,瑞场启罢,并命两府衡弼传香赐会,著为永式。
夷简等诗称谢,有诏刊石。
译馆之荣,于斯为盛。
说者云:译者释也,交释华梵,对传句读,办祛楼之笔,简韦陀之辞,本政因以建之,糅杂句以文之。
广阴入之津梁,续痴冥之灯炬。
宣我象教,功孰大焉!
然而拟于法者空,几于真者静。
染空尚垢,知静犹障。
若夫遗照觉,度禅定,应现无方,圆明具足者,岂有髣髴于其间也哉?
但以千觉度人,始自言语;
八藏垂教,必假文翰。
双林示寂,鹫岭罢谈,五百年中,皆正法。
三十四字,广衍右行,充溢诸天,靡迤东土。
非传释无以达华夏,舍润色无以足言志。
凿五蕴之牖,破三毒之网。
塞颠倒之涂,决苦恼之海。
俾众生竭爱流,灌毁宅,味甘露。
以清凉大士始觉,法身神,通而游戏,其六度之本源乎,万行之因地乎!
宜固谛方言,练横字,审缘起,正思惟。
贯穿宗极,以了密义;
涉猎苍雅,以定华文。
备而不繁,直而不略。
诃四病之微细,拂二见之邪执。
洒之海墨,则诸佛下观;
咏以潮音,则百灵潜听。
使广劫之下,知朝家崇建之美,叹圣上尊向之仁,不其伟欤!
臣早游史阁,尝预译场;
终以钝根,求补外职。
地如亭历,有生之累犹多;
笔若须弥,众妙之门难尽。
哀旧物,俾图懿铄。
奉宸旨,靡敢固辞。
议者以为圣上之建斯铭也,昭贻厥之谋,周文之追孝也;
尚记事之美,陶唐之有文也;
光大度门,能仁之悲心也;
守护正法,有之鸿誓也。
宣是四美,垂厥无穷乎!
龙天降格,神祇叹誉,永锡百禄,大庇中区,皇哉焕乎!
谨为铭曰:
西方圣人,万化幽赞。
兆启于周,法至于汉。
森沉天禄,古经肇焕。
䆗窱甘泉,金人耸观。
机缘合应,梦寤通灵。
东入,愔景西迎。
氎像可传,绘事初形。
具偈难解,译法肇兴。
魏晋洎唐,正闰十九。
变梵成华,翻传代有。
篆隶兼该,典坟旁究。
八备咸精,三难尽剖。
贞元以降,国步多艰。
戎笳沸路,盗戟横关。
悉昙罔学,雷岭谁攀?
法器几堕,慧命将殚。
明明上穹,启我有宋。
尽殛残暴,并苏愁痛。
神武拓迹,圣人垂统。
四貉同文,五天𠨿贡。
皇灵有赫,法宝增光。
精庐再考,译席重张。
半满交显,疑伪兼详。
六义垂范,万颂裁章。
竺典岁臻,华经日续。
液金贲字,彫琼丽轴。
思文祖祢,尊善导俗。
克昌厥后,介尔景福。
皇帝孝思,对越无极。
碑颂休烈,载刊金石。
铺昭上乘,博济含识。
惟皇寿考,时万时亿。
吕文穆公蒙正神道碑熙宁元年1069年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一五、康熙《开封府志》卷一七、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八、嘉庆《洧川县志》卷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东平吕公相我太宗、真宗垂二十年。
咸平六年夏,以疾罢归第。
大中祥符四年四月十九日,遂不起,年六十六。
五年十月二十七日,葬于河南府洛阳县金石乡奉先里。
后五十七年,其子居简始议琢碑于墓次,请文于里人富某。
某义不得辞,辄用纂其世次德业之实,以告诸神曰:吕氏其先,出于炎帝姜姓
虞夏之际,始封于吕,其后遂以所封为氏。
周初,太公望以功国于齐。
穆王时,有吕侯周司寇,王命作《吕刑》以训。
西汉,其裔孙有居东平者,即吕侯之后也。
本大支茂,历世有人,以文武瞕德显名于当时者,伟然相望。
唐末,徙籍太原
国初,迁居,今遂为洛阳人也。
公讳蒙正字圣功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春,首拔进士第,初命将作监丞通判瘅州。
四年代还,会帝征太原刘氏,朝于行在,道受著作郎直史馆,旋加右拾遗,服银绯。
五年,转左补阙知制诰,服金紫。
八年,迁都官郎中,召入翰林,充学士
是冬,擢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俄皗给事中
端拱元年,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未几,代赵普上相
淳化二年,罢为吏部尚书奉朝请
四年,复为上相
至道元年,除授左仆射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真宗绍位,就加左仆射
咸平三年,诏归。
四年,复为上相,益以昭文馆大学士
五年,册拜司空,兼门下侍郎
明年感疾,凡七上章求解政事,改太子太师,仍封莱国公
以告成泰山,进封徐国
祠后土,又进封许国
及薨,天子震怛,哭甚悲,不能视朝者三日。
遣使吊祭,赙赐特厚,赠中书令谥文穆
公以诸子位于朝,累赠太师尚书令、秦国公
始公少时,考妣以口舌偶相戾,遂以异处,然情义内笃,交誓不复嫁娶。
考后连佐边幕,妣居洛中,并留公侍焉。
公每感睵愤懑,绝迹于龙门山,躬事薪汲,力奉慈养。
而且痛自刻责以为业,昼夜漏相接,未始少懈。
尝泣泪满所读书,而且痛,日若无以为生者。
如是数年,学益富,文益奇,声动天下,士友益附。
太祖开宝末,公侍母氏,赴举东都。
太宗晋王开封,闻公名,召见,复索其所著文,大称之,期以公辅之器。
是秋府荐,甲于乡书,明年即上第。
自此七年,参预国政;
总十二年,凡七迁,遂作宰相
领万务必本于仁义教化,而不专条约,钧酌衡量,咸适其宜,中外静明,翕然称治。
精于选任,辸庸者不得进。
久之,知蔡州金部员外郎张绅以赃败,或谗于帝曰:「绅亦洛人,家甚富。
昔吕某方就学,苦贫,恨不能如意资其用,今挟权讽下诬以贿免耳,是岂好货者也」?
帝骤信,立还官,而以他事罢公相
公退就常参位,怡然一不自明。
踰年,帝得赃实,始悟,遽黜绛州副使
翊日,复以相命公,慰劳优笃,遂及事,而公亦不谢。
帝既爱其能守法度,而复重其沈毅不挠。
俄欲遣人使朔方,谕中书选才而可责以事者闻,公退以名上,帝不许。
他日又问,公以前所选对,帝亦不许。
他日又问益急,公终不肯易其人。
帝盛怒,投其奏书于地,曰:「吕蒙正何太执耶,必为我易之」!
公徐对曰:「臣非执,盖陛下未谅耳」。
因固称其人可使,馀不及,「臣不欲用媚道妄随人主意以害国事」。
同府皆惕息不敢动,公插笏俛而拾其书,徐怀之而下。
帝退谓亲信曰:「是公气量,我不如」。
既而卒用公所选。
复命,大称旨,帝于是益知能任人而加有不可夺之志。
上元观灯,一夕帝宴近臣于端拱楼,乐车马之艺,左右顾曰:「五代都邑凋丧,闾巷无几人,今其全盛如此,可喜可喜」!
公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皆走集,故盛。
臣常见都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
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
帝鶁颜不语。
王禹翱名謇谔,时亦在列,闻其对,为之汗下,而公侃然复位,无惧色。
帝以西、北二敌弗服,忿之,常议讨伐。
公切谏:「兵者,伤人匮财,不可屡动。
汉武郡国万里外,可谓快其志矣,然天下已困,终悔之。
唐文皇亲征辽碣,手运土木,卒无功而还,亦悔。
是二主者,旷百代无比,而用兵皆不免于悔,为后世非笑。
陛下及其未有以悔也,惟早慎之。
直宜以道德恩信横于中而澹乎外,则夷狄自宾。
与夫命死官,举凶器,校其所不足,与校于无用之地而又痈胜于万一者,岂不远哉」!
帝倾听褒纳,自是伐议遂寝,但用应兵而已。
本朝故事,宰相子起家为水部员外郎,公长子从简当得之。
公以延荫太宠,非所以慎官赏励寒畯也,恳辞不拜,癨受将作监丞,因以为著例,于今不易。
河南,会熙陵役作,公念辅政既久,恩宠特殊,羸然曳鄀,谒灵舆于境上,伏地哭几绝,屡哭屡几绝,行路皆哭,皇皇焉不忍去。
不得已,乃出私钱三百万助复土之费而还。
其在疾告也,降医走使,不绝于道。
公以尽瘁积疾,猝未有瘳,累表乞骸骨,优诏不允。
既而姑愿归洛,将行,听肩舆至殿门,俾二子掖而登,坐而访问,日昃方罢,二子咸面推以恩。
公晚筑园宅于洛,至则以琴觞雅宴自肆于其间。
间与樵钓野叟骈席而语,不以轩冕累其欢,旷如也。
公浑厚渊博,忠亮宽懿,无烦语,不妄顾。
与人无亲疏、无高下阶级,而一归于至正。
其为谏诤、为侍从、为执政,凡嘉猷伟画皆不作己出,而密归之于上,惟上自行之,故人无知者。
其有不能秘,须论议别白而后方从者遂传焉,则天下称道耸伏,想望其人,邈如神明。
自始仕至再罢相,惟在瘅与河南外委,馀并处内不出,未尝一日远于朝廷。
至于河南之行,太皇雅意,盖强出之,将以遗嗣君以结公心。
章圣初亟复在位,三入相皆首之,所以专其任也。
丁内外艰,皆夺情而起,不容终制,不欲使他人代也。
赐第东都,以安其居,俾无外徙之请也。
移疾归乡党积十年,卒不许还政,第诏令休息颐养,而密常使人候其安否。
章圣谒陵寝、祀汾阴,再驾西都,皆幸其第,又亲视其疾,思复用也。
非公谋谟设施睶运默化,人虽罕得见其迹,而功自被于四海,致时瘅平,则畴能感夫两朝眷遇绝比,如此其至者乎!
公策名冠天下士,而位登元宰,官至三公,阶、瞕、爵、邑咸第一。
勤畏翼翼,乃心王家,周旋始终,毫发无玷。
以老疾恳请而退,天子慊然,犹欲起其废而用之。
呜呼,盛矣哉!
可谓圣世令德钜人者矣。
曾王父讳韬,皇主莫州莫县簿,赠太保
王母太原王氏,封许国太夫人
王父讳梦奇,皇户部侍郎,赠太保
王母颍川郡君陈氏,封邓国太夫人
父讳龟图,皇起居郎,赠尚书令
彭城刘氏,封徐国太夫人
掌诰时,会令君朝京师,公跪而泣于令君、徐国,且告曰:「大人母氏皆老矣,不肖子不忍见兹睽忤不偶,愿复故好,敢以死请」。
语讫又伏于前,泣下不止。
令君、徐国不得已,怜而从之,然终异堂而处。
公晨暮交走,咸尽色养,人于是始知公之纯孝大行于其家也。
初娶宋氏,封广平县君,再娶薛氏,封谯国夫人,皆殁于公之先。
男十人。
从简,驾部员外
知简,大理寺丞
惟简,库部郎中
承简,虞部郎中
行简比部郎中
次未名。
次易简,奉礼部。
务简,光禄少卿
居简,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兵部侍郎
师简司农少卿
公退居于里,常召诸子立庭下,诲之曰:「吾观旧史,见唐中叶后至周末,乱离相继不绝,卿相往往不得其死而无归全之所。
吾幸生盛时,硕茂尊显,今又奉身至此,知夫免矣。
矧若曹皆得为王官,其无为世胄子弟之为者以自蹈不淑,且重污吾而将以累吾家」。
由是诸子夙夜相警励,不忘诏教,持身谨敕,咸称善人。
龙图公最为肖公,沉识懿行,动有规法。
力以词业,自登名于英俊之域,入践台阁,出更藩服,蔼著嘉绩,稔于舆论,异日必能蹋公之武于廊庙之上而增大乎门构矣,今自海南移典郑州
馀九人者,先后公皆卒。
孙二十五人,曾孙三十一人,并传公之所诲于其父祖,罔敢不率,人于是又知公之义训大施于其后。
孙皆有官,而曾孙亦有出仕者。
女六人。
长嫁光禄寺丞、直集贤院孙暨。
次嫁刑部侍郎参知政事赵安仁
次嫁太常博士周渐
次嫁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丁度。
次早夭。
次嫁永州推官杨巽。
文集二十卷,行于时。
铭曰:
天之生贤,而不世出。
出不逢时,亡位而没。
生而无成,不若勿生。
主辰而成,惟公奠京。
初隐而学,四方闻声。
举以魁众,四方益惊。
岁始踰七,遂为相臣。
相我二宗,太皇粤真。
三相必首,不令后人。
善不有已,造宁密陈。
事茍秸郁,众皆逡巡。
公勇而前,悉心以论。
帝怒斯震,公颜益温。
居若柔弱,语焉不闻。
及以议诤,骨鲠必伸。
公久不渝,一心劬劬。
帝知忠端,始贰终孚。
帝嗟乎公,我有不如。
百职具举,万方以胥。
成我太平,匪公曷图。
公处厥位,天子是依。
谗免疾去,天下以思。
进则以道,勤劳饬之。
退必以礼,燕乐适之。
曰子痈痈,曰孙群群。
厥有肖子,又绝其伦。
天其意者,斯为报与。
文石于墓,无穷之所告与!
赵乐道挽诗二首 其一 北宋 · 毛滂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耆旧彫零尽,归来悲故乡。
云山横爽气,杖履属空床。
蚤发名难没,终荣德未央。
芝兰日夜长,遗范在诸郎。
赵乐道挽诗二首 其二 北宋 · 毛滂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贫贱通姻好,凄凉累赏音。
空知典刑在,谁听短长吟。
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
龟鱼迎拄杖,犹出画桥阴。